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史三
Chinese History (Ⅲ) 
開課學期
105-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王鴻泰 
課號
Hist2001 
課程識別碼
103 201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文演講廳 
備註
B04前必修課,該課號最後一次開課。同學務必選修。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85人
外系人數限制: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1Hist2001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歷史系二年級學生之必修課,以一學期的時間概論五代至清初中國歷史的發展。在課程規畫上,一方面希望與過去及未來所修之中國史課程相互銜挼,形成對於中國歷史貫通性的理解;另一方面,希望對於講授斷代的重要問題擁有具體認識與深入研究的能力。因此,除了傳授修課的同學歷史知識外,並著重思考問題,尋找答案的能力。因此,修課學生在聽講之外,必須配合進度閱讀指定讀物,完成各項作業,以培養研究和寫作的能力。
p.s. 若於初選時未能選上本課程,請向歷史系辦公室索取授權碼。 

課程目標
建立學生有關中國史的基本知識,觸發、引導其對相關問題的提問與思考。
 
課程要求
教學過程以講授為主,討論課為輔。學生除按時上課聽講外,並須認真閱讀指定讀物,按時繳交平時作業,參與分組討論。
評分方式:平時討論之表現30%、指定作業寫作表現40%、期末考試3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壹、通論部分
錢 穆,《國史大綱》,台北:國立編譯館,1984。
〔日〕伊藤道治等著,吳密察等譯,《中國通史》,台北:稻香,1993。
伊佩霞(Ebrey, Patricia Buckley)著,趙世瑜等譯,《劍橋插圖中國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
S.A.M.艾滋赫德著,姜智芹譯,《世界歷史中的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10。
〔日〕宮崎市定(著),邱添生(譯),《中國史》(台北:華世,1980)。
《中國史新論(系列)》,台北:聯經,2010。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關展》,台北:漢聲文化,2006。
傅樂成,《中國通史》,台北:大中國圖書,1975。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1993。
費正清(John K.Fairbank)等著,《東亞文明:傳統與變革》(East Asi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天津:天津人民,1992。
杜正勝編,《中國文化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
《中華文明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錢 穆著,《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1977。
黃仁宇著,《赫遜河畔讀中國史》,台北:時報,1989。
《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1981。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1993。
瞿同祖著,《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1984。
費孝通,《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1993.
趙 岡,《中國城市發展史》,台北:聯經,1995。
趙 岡、陳鍾毅,《中國土地制度史》,台北:聯經,1982。
趙 岡,《中國經濟制度史論》,台北:聯經,1986。
趙 岡、陳鍾毅,《中國農業經濟史》,台北:幼獅,1989。
何炳隸,《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台北:聯經,1995。
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1976。
龔書鐸主編,《中國社會通史》,山西教育。
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治安制度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
馮爾康,《中國宗族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周育民、邵雍,《中國幫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陶晉生,《中國近古史》,臺北:東華書局,1979。
王明蓀,《宋遼金元史》,臺北:眾文圖書,1986。
張國剛、楊樹森主編,《中國歷史.隋唐遼宋金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臺北:五南,2002。
專書: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臺北:新文豐。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87。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三民。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學生,1982。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
胡如雷,《中國封建社會形態研究》,臺北:谷風翻印。
李文治,《晚明民變》,台北:食貨,1983。
何炳棣,《中國會館史論》,臺北:學生。
吳承明、許滌新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G.W.Skinner著 王旭等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史堅雅模式》,長春:吉林教育,1991。
Brook, Timothy, 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3.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987.
de Bary Theodore,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Ko, Dorothy,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29-67.
Brokaw, Cynthia,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Kuhn, Philip,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中譯本,陳兼 劉昶譯,《叫魂》,上海:上海三聯,1999。
Johnson, David, Andrew Nathan and Evelyn Rawski, ed.,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尹韻公,《中國明代新聞傳播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王利器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Ko, Dorothy.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a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e China.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Susan Naquin and Chun-fang Yu ed.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Rawaski, Evelin Sakakida.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